需求端到生產端的混亂,來看中美貿易戰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遠洋貨船塞爆了美國西海岸港口,美國零售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新聞充斥著各個新聞平臺,讓遠在太平洋的彼岸-中國,感覺到非常難受;需求端——美國運輸物流不暢,導致消費者購買不到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這樣會影響到美國企業后續的采購,進而影響到中國企業的訂單。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以301條款,對大部分輸美的產品征收平均高達20%的關稅,以達到讓中國政府在貿易談判的時候屈服,實現產業鏈回歸或者脫鉤;到2021年10月,已經過去了三年多,中國沒有屈服,產業鏈也沒有回歸到美國,產業鏈反而從這次“塞船”事件來看,完全脫鉤是不可能的。中美貿易戰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因為疫情的影響,美國政府大規模印錢紓困造成物價的上漲,進而造成通貨膨脹影響百姓生活,到最后影響自己的民調和選票。現在美國拜登政府為了解決通脹問題,需要中國在貿易問題上進行配合,但是美國只想自己占好處,不顧及中國的利益,這樣的邏輯是不可能實現雙贏的。
中美貿易戰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結束,會嚴重長遠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必須做好雙循環擴大自身的消費市場,以平衡境外市場的損失,只有自身強大,才不會怕外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