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載人航天”看灌膠機企業掌握核心技術自主性
新中國建立的時候是一窮二白,使用的鎬叫洋鎬,鐵鍬叫洋鍬、水泥叫洋灰、汽車叫洋車等,很多在現代人看來很容易生產出來的產品,在那個時候是很難被生產出來的,更別提搞計算機,原子彈,衛星等高科技。中國人不信命,也不認命,通過政府的統籌規劃,通過那些有強烈報國心的中國人的努力,中國在60年代實現原子彈和氫彈的試爆,70年代衛星上天等一些列的壯舉,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載人航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無人飛船到有人飛船,從1人升空到多人升空,從空間實驗艙到長時間空間站,這是幾十年來的技術積累,是一代一代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來的結果。
中國是世界重要的工業品生產國家,擁有530多項生產門類,但是很多門類產品都是初步的加工組裝,很多核心技術都要依賴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遏制中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美國法院以莫須有的罪名讓加拿大機場警察扣押華為財務執行長孟晚舟女士,原因就是華為在5G領域超過了美國,超過了西方國家,這嚴重影響到美國的霸權,通過扣押孟晚舟讓華為屈服,讓中國屈服,結果讓美國人失望了;通過正負的交涉溝通,被加拿大扣押的1000多個日夜孟晚舟女士回到中國。美國現在仗著自己在芯片領域的技術優勢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技術管制,以拖延中國企業的技術發展。
作為一家中國本地灌膠機生產企業-品速科技,深知中國灌膠機不管是配件還是應用技術大部分是來自
國外,隨時都面領著“卡脖子”的風險。雖然中國本土有很多企業也生產灌膠機配件,但是其產品或者技術大部分來自外國;就算是自主品牌,生產的產品和同類型產品相比技術和質量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在應用技術領域,大部分灌膠機廠家的技術都是差不多的,同行之間競爭客戶,只能打價格戰,這對行業的發展還是不利的。灌膠機企業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除了自己研發新的機型之外,也離不開廣大配件廠商的努力。